首页 简介评论 作品展示 艺术资讯 出版获奖 艺术相册 交易平台 陶艺培训 艺术站台 视频 艺术北京 关于我们 在线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介评论 > 评论观点
老城门老门楼创作自述
时间:2010/9/24 14:39:01 来源: 收藏本文章 打印本页
   

       老城门门楼创作构想其实由来已久,早在十几年前的学生时代初到北京考察时,就曾经被皇城的辉煌博大气势和颐和园、圆明园、国子监以及老城区的四合院建筑所震撼。当时曾数天侵淫在老城区的大小街道上,常常流连忘返不能自拔,但当时就一直有一种怪怪的感觉,因为在我印象里那些所谓大大小小带‘门’的地名其实实物已经消失,而那一条条老的街道早已被淹没在现代繁华化大街上了。皇城的威仪和古城的辉煌其实是卷缩在这个不伦不类不土不洋“现代”都市里。十几年前当我怀揣梦想来京学习生活再次目睹老四合院的拆迁,看着一条条胡同消失。看着皇城遗址和一个个残垣断壁,彷徨、失落、无助、无奈,一种撕裂心头悲沧感和责无旁贷的责任感促使自己拿起手中的刻刀。

1999年边开始了老门楼、老物件系列的作品.作品更多注重泥土语言的运用和怀旧情感的复述上。
《大世纪之一》作品创作动机由来已久,正阳门见证了几百年封建王朝兴盛与衰败,也经历了无数次的血雨腥风和战火洗礼。遥想当年傅作义将军为保护故都与共产党和谈北平和平解放令让人钦佩。但新中国刚一建立,、随之而来的大规模破破坏文物活动便开始了,许许多多的古建文物以及有价值的胡同转眼之间化为灰烬不复存,真的很无奈。二十几座城门也不可避免惨遭灭‘门’,唯独正阳门只剩城门楼和箭楼、德胜门孤零零的像是在的倾诉着什么。这件作品我们采用诙谐荒诞的手法,摄取历史上几个典型的事件放置在这个封建王朝的城池之上,城下出巡的皇帝与进城的解放军不期而遇。城外欢呼的人群,城内的传教士,巡城的清兵,文革的红卫兵造反派,太平盛世观光的游客,京剧人物组成的奥运五环,以及城门外右侧的车祸现场,都在营造一种似梦非梦,真真假假、荒诞离奇的滑稽场面。
寻找一个好的结合点更好的表现城门、门楼的破败与沧桑,让曾经的历史在作品中凝固。技法上采用泥板成型传统技法与现代工艺结合,材料选择上用陶土烧制,并加入化妆土、色剂、化工原料以及食盐草木灰等等。不同瓷区不同温度的油料与陶土,力争保持泥土固有的特性,使作品以一种朴素、自然的状态呈现出来,心情完全释然了。
艺术简历 评论观点
版权所有: 中国艺术网 这里是艺术自由创作的世外陶园 
电话:13522062798  13522070220  13671054751
驱车路线:从京通快速、到通燕高速宋庄出口,向北约3公里北京通州宋庄艺术区宋庄镇中心小学对面,即钞氏兄弟工作室  备案号:京ICP备20009688号